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按下“重启键”以来,“湖北造”正成为湖北省疫后重振的重要力量。
工业力量支撑大盘
汽车是“湖北造”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武汉市目前已拥有东风、本田、神龙、上汽通用等众多整车企业,以及超过千家零部件企业,年产值超过3000亿元。其中,被称为“中国车都”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年产销量达百万辆,约占全市的3/4。当下,武汉市正着力打造“一集群、两高地”,即打造万亿汽车产业集群、汽车产业创新高地和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高地,努力成为自主品牌汽车抢占国内大循环的制高点和加速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
“4月湖北省经济社会重启以来,工业经济逐步向好,特别是汽车制造、电气行业回温较快,积极因素在不断累积。”湖北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说。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湖北省制造业销售收入连续4个月正增长。4月~7月,制造业销售额月度增幅依次为5.7%、7.6%、6%和8.9%,4个月合计同比增幅为7.9%,反映全省制造业销售稳步回升、形势向好。
最为抢眼的是汽车制造业,5月以来,湖北省汽车制造业销售额连续3个月增幅超过20%。7月汽车制造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2.7%,累计销售额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2.7%,反映国家和地方一系列促进消费政策正在逐步发挥作用。同时,医药制造业7月销售额同比增长16.4%,1月~7月累计销售额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5.7%,反映疫情对药品和医疗用品的需求持续增加,带动医药制造业形势大好。
湖北省社科院财贸所助理研究员刘司可认为,湖北省作为工业大省,企业销售额3个月连续实现正增长,说明湖北省经济底子在、韧性在,尤其是汽车制造等工业经济疫后重振,“湖北造”稳住了全省经济大盘。
高技术制造表现亮眼
新兴产业表现亮眼,成为推动湖北省制造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加速器”。经济数据显示,6月湖北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8%,快于全部规上工业增速6.8个百分点。高新产品微型计算机、光纤、锂电池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7.8%、10.8%和48.5%。长飞、光迅科技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加速奔跑,分别实现两位数增长。
截至7月,湖北省制造业新增的投资和项目更多布局在新能源、节能环保、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高新领域。经过多年培植,传统产业注入新技术、新模式,“变身”新兴产业。2017年~2019年,全省“万企万亿技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2万亿元,1100多家企业通过“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强筋壮骨,更好地搏击市场。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新技术制造业实力增强,新动能正加速成长。7月,湖北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销售额增长20.6%,增幅环比提高5.6个百分点,累计销售额已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3.4%。从主要行业看,电子器件制造业、计算机制造业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1.9%和20.8%。从企业看,武汉高芯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额同比均增长翻番,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6%和31.3%。
纾困惠企政策发力
今年第二季度以来,湖北省全面启动领导干部走访服务企业专项活动,各级税务机关领导干部进工厂、入车间,送政策、解难题,增信心、稳预期,助力市场主体赶订单、拓市场、补损失。
作为湖北省汽车制造业的龙头车企,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扎根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17年,是全省规模最大的单体工业企业。受疫情影响,在停工停产两个多月后,企业于3月10日后陆续恢复生产,但短期内消费者购买力、物流等均难以快速恢复,加剧了企业资金流压力。针对企业困境,武汉市税务局用足用活税费优惠政策,迅速为该公司减免第一季度房产税826.1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217.8万元,办理增值税留抵抵欠1.2亿元。特别是为企业办理延期缴纳税款6.8亿元,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截至7月底,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483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应复尽复,其中215户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全部复产达效,复工复产率达100%。
除了汽车制造企业,与汽车产业关联配套的链上企业同样受益于减税降费政策红利。“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减税降费红利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今年1月~7月,公司共获得税费减免2894万元。节省下来的资金,我们都投入到了新技术研发。”湖北齐星汽车车身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卢志刚介绍说,“公司实施技术改造,采用机器人自动化冲压、焊装和涂装等自动化生产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前7个月,公司生产汽车车身3.5万台,同比增长27%;实现销售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8%。”
桂林注册公司,桂林代办营业执照,桂林代理记账、桂林代办公司、代办公司注册、变更、注销、税收筹划、代办各类许可证书、法律咨询服务、会计服务。
客户的满意就是我们的服务标准!
桂林广泽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