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南联大史时,有这么一则趣闻。那时,学子们争相挤图书馆,这几乎成为当地的一大盛况。一位校友回忆说:“记得有一次挤图书馆时,我的眼镜被前面同学的后脑勺挤碎,另一次,手表险些被门框挤坏。”抗日战争时期的昆明,学子们饥肠辘辘,食不果腹。虽然条件艰苦,但因为有书相伴,大家也不觉得苦,虽然前路茫茫,但因为有了知识和理想,终能在沉沉暗夜中寻找到光。
纪录片《城市24小时》深圳篇中,有一个段落令人印象深刻——深夜十一点,城市书吧仍灯火通明。看书的人,或坐或站,或蹲或靠,人手一册,如痴如醉。这些人白天打工、上班,为生存而忙碌,只有晚上才能挤出时间细细读书。生活中有了书,再平凡的日子也有了光。镜头一一掠过他们的面庞,书吧内金色柔和的光,映照着每位读书人的模样。
从西南联大的图书馆到而今的深夜书吧,历史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无论环境如何变换,国人崇学爱书的情怀一直绵延。读书使人明理增智,读书为人指路领航。如果说,书是世界之灯,宇宙之光,那么这些爱书、读书的人,便是追光者了。
前段时间,有这么一位虽平凡却可敬的追光者,在网络上受到大家的关注。在东莞打工17年的湖北农民工吴桂春,所在的鞋厂因疫情停工。打算返乡的他,在退还东莞图书馆读者卡时,在留言簿上写下的一段话,感动了无数人。他写道:“我来东莞十七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十二年……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
这段话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爱读书的农民工老吴给了我们某种启示:即便生活再辛苦,我们也要开辟一方自己的精神家园,要心怀希望,心中有光,不断向前。记者采访他时,他介绍说,为了读书,他先后买了三本《新华字典》。开始读书时,磕磕绊绊,字都认不全,后来居然能通读大部头,《东周列国志》读了三遍,《红楼梦》读了四遍。
老吴最喜欢的是冯梦龙的“三言二拍”系列,“把这几本书读透了,就学会了做人”。对“三言二拍”里的掌故,他信手拈来,“《警世通言》里,有个故事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讲年轻气盛的苏东坡被王安石教训了三次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低调谦逊。”
老吴谈读书时,眼睛亮晶晶的,眉眼间都是笑,尽管生活辛苦,但谁又能说他不幸福?爱读书的老吴,最终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新工作,他可以继续在东莞图书馆读书了。他还被聘为“东莞市职工书屋公益代言人”,相信,老吴爱书读书的故事将鼓舞更多的人。
老吴在追光的过程中,把自己活成了一道亮眼的光。他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无论再忙、再累、再辛苦,也要拿起书,读一读,这样,梦想才会被点亮,心中才会有力量,生活才会有方向,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敞亮。
愿人人都能成为追光者,愿世间处处有书香。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
桂林注册公司,桂林代办营业执照,桂林代理记账、桂林代办公司、代办公司注册、变更、注销、税收筹划、代办各类许可证书、法律咨询服务、会计服务。
客户的满意就是我们的服务标准!
桂林广泽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