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广东省外贸出口形势变得严峻,加工贸易企业首当其冲。挑战当前,加工贸易企业如何“跨过坎”“挺过去”“谋出路”?近日,记者走访广东省多个城市,了解加工贸易企业的“应疫之择”“突围之路”,探究国家税费优惠政策和税务部门的主动服务如何为加工贸易企业复产强信心、添助力。
大数据助“解困”
让企业有动力“跨过坎”
百家企业百本账,疫情之中各有难题。汕尾市敏兴毛织(海丰)有限公司是港商独资企业,产品主销国外,是汕尾纺织加工贸易行业的龙头代表。疫情期间,公司面临开工延缓、工人紧缺等多项问题,发票申领也一度让公司负责人陈巍有些担忧:“不知道发票增加的审批、领取这些流程会不会因为疫情原因有所延迟,怕赶不上给客户开票,影响信誉。”
出乎他意料的是,所需发票主动送上门来了。原来,当地税务人员通过查询大数据分析到公司可能存在发票增领的需求,主动与公司联系,并为公司提供全程“非接触式”服务。“那天,我刚起床打开微信,就看到了税务人员推送的发票快递申请的指引链接,动动手指,就完成了发票申领,还免费送上门。”陈巍直言惊喜。
税收大数据的运用,让税务部门的服务在疫情中变得更加主动、更加及时。早在2月下旬,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便开启为期一周的“深入问需问计、助力复工复产”行动,一场场让大数据“把脉”行业发展、疏通产业链复工复产堵点的调研行动在全省各地迅速铺展开来。
在东莞,税务部门打造了经济运行分析的大数据系统,利用增值税发票、财务报表、纳税申报等企业经营第一手数据信息,动态监测企业经营状况、透视企业行业发展困境、预警企业运营和经济运行风险,将相关企业归类跟踪,并由税收服务专员主动对接,为不同企业提供不同政策帮扶。
税费政策送“暖意”
让企业有底气“挺过去”
京瓷办公设备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是一家隶属于日本京瓷集团的加工外贸型企业,产品出口到欧美国家和亚太地区部分国家。然而,随着疫情在欧洲、美国等地蔓延,公司订单大量减少,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约38.2%,公司陷入运营成本加剧、流动资金日益紧张的困境。
但寒冬里也有暖意。该公司财务负责人陈剑锋说:“税务人员帮助我们申报了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完成申报后减免的900多万元税款缓解了企业成本压力,让我们的研发得以继续推进。”
大企业感到的“撑企力”,小微企业也感受明显。位于惠州市惠阳区沙田镇的创辉塑胶(惠州)有限公司,主营生产塑胶玩具,产品100%出口欧美等地。受境外疫情影响,该公司今年年初营业额同比下滑超60%,人力成本和物流成本也陡然增加,让负责人余智强“压力山大”。而这个时候,快速到账的出口退税款犹如雪中送炭。“近10万元的出口退税,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让我们这些小微企业得以站稳脚跟、渡过难关。”余智强说。
据统计,今年1月~6月,广东共为出口企业办理出口退(免)税1462.1亿元。快速注入的资金活水成为许多广东加工贸易企业“挺”过难关的重要力量。
随企而变的“护航”服务
让企业有信心“谋出路”
转变,是疫情中许多加工贸易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择。生产激光打印机、电子琴、机顶盒等电子产品的金宝电子(中国)有限公司作出了一个大胆的“转变”——抓住5G发展机遇,由出口转内销。
“受全球疫情影响,打印机订单金额与年初预估相比下滑50%。经过一番研究讨论,我们决定接入区域5G供应链,为国内知名通信企业提供基站设备、无线模块等加工产品,由外贸转向内销,打开国内市场。”该公司财务经理刘元华说。
这一转变不仅意味着客户群体的变化,还有生产线的调整、员工的再培训、财务税务管理的优化调整等。刘元华介绍,接连到账的税费优惠盘活了公司的资金流,让公司在针对国内客户优化生产设备、生产流程时有了更多资金。
与税费优惠同步到来的,还有税务部门量身定制的辅导服务。了解到该公司的发展“转变”方向后,东莞市税务部门迅速组成专门小组,上门为企业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企业解决在转战国内市场过程中遇到的税务问题,助力企业顺应趋势走好转型之路。
从事服装及来料加工贸易的盈峰泰纺织有限公司也选择了“变”。受疫情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订单量同比下降了48%。“随着海外疫情蔓延加剧,我们不少外销订单都被取消。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思考转型升级和扩大国内市场的问题,减税降费让我们对抢占国内市场有了更多的信心。”该企业负责人卢柱恒介绍说,在税务人员的辅导下,企业今年累计享受防疫税费优惠106万元。“省下的税费,都是企业转型发展的动力。”卢柱恒说。
桂林注册公司,桂林代办营业执照,桂林代理记账、桂林代办公司、代办公司注册、变更、注销、税收筹划、代办各类许可证书、法律咨询服务、会计服务。
客户的满意就是我们的服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