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受疫情冲击的行业和企业,减税降费的作用和意义巨大。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给税收工作带来什么影响?应对风险挑战,税收工作又该如何发力?笔者结合数据,做一些初步的分析。
疫情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税收产生短期负面影响
国家统计局4月17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下降6.8%。从数据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确实对我国经济运行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主要经济指标明显下滑。但综合来看,第一季度我国经济社会总体经受住了疫情带来的考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从三大产业角度来看,疫情对第一产业的负面影响有限,且201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只有7.1%。目前第一产业的增速为3%左右,因疫情会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方面的关注,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疫情对第二产业的影响较大,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工业和建筑业,疫情导致人流、物流受阻,影响部分企业正常生产。同时,隔离措施给商品出口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疫情对第三产业影响最为突出,受冲击最大的是餐饮服务、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行业。据统计,201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53.9%,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7.8%。第三产业虽然受影响严重,但是由于行业和服务供给方式的替代性,有些行业会逆势而上,比如在线零售、在线医疗、在线游戏等呈新的增长点,快递行业甚至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总体而言,疫情带给这些行业的是负面效应,但这种影响在GDP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会太大。
疫情对经济影响程度取决于疫情持续时间长短。值得关注的是,3月,随着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明显收窄,工业产出规模接近去年同期水平。从目前来看,3月这种改善的势头能够延续下去,第二季度会明显好于第一季度。特别是,我国采取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严格疫情防控措施,复工复产加快推进,更大力度的政策不断出台,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
经济决定税收,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有限,税收受到的冲击也不会太大。
税收优惠政策对市场主体的刺激作用十分明显
对于受冲击的行业和企业,减税降费的作用和意义巨大。
疫情发生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会同国家税务总局及时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各个地方政府也相应出台了一些减少行政性收费和刺激经济的措施。目前,出台的主要税收优惠政策集中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城建税、车辆购置税、进口关税和企业社保费等税费上。税收优惠政策所涉及的行业主体主要包括物流运输、餐饮住宿、文化旅游、生活服务等。
在税务部门为落实税费优惠而打出的“出指引、强解读、问需求、广宣传”的“组合拳”作用下,税收优惠政策的刺激作用十分明显。据全国工商联4月上旬提交的调研报告显示,91.39%的民营企业已复工,49.99%的企业产能利用率超过50%,24.86%的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是利用资金循环的内生优势,为经济增长涵养税源。减税降费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加快恢复生产经营,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这将为今年下半年的税收增长奠定稳固的基础。
充分运用大数据加强税源管理至关重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税务部门依托电子税务局、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积极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事项,既方便了纳税人、缴费人,又最大限度降低了人员聚集可能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也让我们更加认识到用好税收大数据,提升税收治理能力的重要性。税收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税收增长情况与经济发展情况基本匹配,能为研判疫情经济形势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如,通过应用增值税发票、税收征管等涉税大数据平台,精准化、精细化调取疫情期间相关指标数据,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加强税源分析与预测,为疫情对经济税收影响提供数据源,服务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应将加快税收大数据开发应用作为税收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强对税源的精准预测和管控,以更加积极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夯实税收宏观调控的治理基础。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进修学院税收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桂林注册公司,桂林代办营业执照,桂林代理记账、桂林代办公司、代办公司注册、变更、注销、税收筹划、代办各类许可证书、法律咨询服务、会计服务。
客户的满意就是我们的服务标准!
桂林广泽财务